持續創新,共創共享
以我公司某牛屠宰污水處理項目為例:
預處理的作用是利用物理化學的方法降低水中污染物,使其可生化性更強,尤其是大量去除水中SS和膠體物質,充分滿足后續處理單元的要求。目前作為預處理的處理方法有格柵、機械過濾(由于水中含有經過格柵后的殘留糞便,本設計選取水力篩進行濾網截留)、初級沉淀。
(1)格柵分為人工格柵和機械格柵。本設計設計選擇機械格柵。
(2)氣浮機
氣浮機可除去廢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廢水經氣浮后,約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大量漂浮物,按去除單位質量BOD或固體物計算,氣浮機是經濟上**為節省的凈化步驟,對于生活污水和懸浮物較高的工業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預處理。
(3)水力篩
用于處理污水中細小懸浮顆粒物。
結論:選擇格柵+集水池+水力篩+調節池+氣浮機為預處理手段。
厭氧水解酸化處理過程是將厭氧發酵過程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一般用作有機污染物的預處理工藝。其階段劃分是有機物分解和產物而定的,其選擇依據主要是污染物含量和分子能量(即是否容易分解)。
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發生酸化和腐化反應,使污水中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小分子物質,難降解物質轉化為易降解物質,該生產廢水處理工藝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出水水質指標能否達到排放標準,運行是否穩定可靠,管理維護是否方便,投資和運行成本的高低。因此,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1:水解酸化處理工藝
由于不需要供氧,能耗少,且產泥率低,因而水解酸化處理經濟優越性明顯突出。水解酸化能將難降解有機物分解成易降解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而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質才可直接進入細胞內,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質**先要通過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進入微生物體內代謝。因此,水解酸化的產物為微生物攝取有機物提供了有利條件,水解酸化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改善后續生化處理的條件。經研究發現,將厭氧過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階段,可以在短時間內和相對高的負荷下獲得較高的懸浮物去除率,并大大改善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且水解酸化不需要密閉的池體,也不需要復雜的三相分離器,出水一般沒有厭氧發酵的不良氣味,也不會影響污水處理廠的環境。
在厭氧反應中的水解階段、酸化階段、產甲烷階段三個階段中,我們將厭氧反應控制在前兩個階段。
有關專家學者理論實驗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⑴. 水解階段。可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胞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厭氧降解的限速階段。
⑵. 酸化階段。在這一階段,上述**階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細菌體外,主要包括揮發有機酸(VFA)、乳醇、醇類等,接著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等。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發酵細菌和產乙酸菌完成的,他們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機酸。
根據國內外對該生產廢水的治理主要采用生化進行處理。廢水的生化處理就是在適宜的環境下,利用微生物,吸附降解廢水中污染物的一種生物處理方法。
表3.不同生物處理工藝的綜合比較
工藝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用范圍 | 基建投資 |
活性污泥法 | 對不同性質的污水適應性強,可以有效去除SS。 | 運行穩定性差,易發生污泥膨脹和污泥流失,分離效果不夠理想; 占地面積較大 | 規模大小均可采用,氧化溝除外 | 較低 |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 抗沖擊負荷能力高,運行穩定;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污泥產量較低;無需污泥回流,運行管理簡單。 | 部分脫落生物膜造成出水中的懸浮固體濃度稍高。 | 水量在1000m3以下 | 中 |
膜-生物反應器 |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優質穩定,有效去除S;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產量低甚至無。 | 氣水比高,膜需進行反洗,能耗及運行費用高。 運行操作要求較高 | 規模大小均可采用 | 高 |
本設計采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工藝。同時,由于項目對氨氮的排放要求較高,需要采用缺氧/好氧工藝,通過硝化和反硝化過程降解氨氮。
脫氮的原理:
生物脫氮的途經一般包括兩步。**步是硝化,將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這一步由于硝化菌生長緩慢而需要很大的生物池容積。硝化只有在有機物氧化基本完成后才易于進行,是因為氧化有機物的異養菌生長迅速。硝化可以單獨進行。第二步是反硝化,在厭氧條件下將硝酸鹽氮還原為分子氮而逸出。這一步很快,不是脫氮的控制因素。硝化是否前置或后置,取決于污水中碳源的質和量。
硝化過程:有機氮 氨化菌 NH3+CO2+小分子有機物
NH4++O2 亞硝酸菌 NO2-+H20+H+
NO2-+O2 硝酸菌 NO3-
NH4++O2 硝化菌 NO3-+H20+H+
反硝化過程NO3- 同化反硝化NO2-→NO→N2O→N2(占90%以上)
NO3- 異化反硝化NO2-→X→NH2OH→有機氮
在生物法脫氮中,硝化菌、反硝化菌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細菌對于生物降解過程有一定的環境條件要求:
1)DO:在缺氧構筑物中,反硝化脫氮的**佳DO為0.5mg/L以下,在好氧構筑物中,有機物好氧代謝,硝化菌將NH4+-N氧化成NHx—-N,都需要氧,DO應控制在2mg/L以上。DO的變化,可以明顯地影響系統中硝化細菌總量及指示性微生物數量的變化。當混合液中的DO濃度低時,氮硝化過程的指示性微生物數量少,氮的硝化效果差;反之,則指示性微生物數量多,氮的硝化率也隨之提高。但由于高濃度溶解氧對硝化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DO一般控制在大于2mg/L的條件下偏低為宜。
2)營養物質的量是影響生物脫氮的重要因素,在氮的硝化過程中,由于硝化細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有機養料,較高的有機負荷會影響硝化細菌的生長,從而使硝化率降低,所以一般認為BOD5值應小于20mg/L時硝化反應才能完成。而對于反硝化反應,由于其以有機碳為電子供體,所以廢水中必須有足夠的碳源,一般認為當廢水中的BOD5/TKN大于3~5,即認為碳源充足,勿需外加碳源。否則,需補充一定量碳源。
3)堿度:硝化菌正常生長繁殖的pH值應控制在6.5~8.0之間,生物反硝化產生大量的堿,而硝化過程正需要堿,故常將反硝化過程放在硝化反應之前。
4)pH值:由于細菌的代謝作用離不開酶的活動,一般認為好氧反應階段中的pH值應控制在6.5~8.0之間,厭氧反應階段適宜的pH值范圍為7.5~9.2之間。
為保證污水處理站長期(包含冬季)及水質波動較大時仍能排放達標,又同時考慮投資相對較少,選用加藥沉淀作為達標保證,一般運行中無需加藥,極少特殊情況時加少量藥劑,投加藥劑為PAC、PAM,加藥費可忽略不計。
結合本項目出水要求、生化處理后的水質情況,采用三沉池作為深度處理。
常見的污泥脫水方式為機械脫水和自然干化脫水兩種,其中自然脫水適用于污水量少,污泥量小的小型污水處理廠。機械濃縮脫水有帶式、離心式污泥濃縮脫水一體化機械和壓力式板框壓濾機等,離心式污泥脫水機有操作環境較好,沖洗水用量少,不需加壓等優點,帶式壓濾機雖然操作環境較差,濾布容易堵塞,但是設備價格較低,裝機容量小,維護管理運行費用低。板框壓濾機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泥含水率低,設備價格低,裝機容量小,維護管理運行費用低,且無需加藥。
從降低能耗,減少成本及運行費用、污泥量及控制投資等方面綜合考慮。
采用帶式污泥脫水機。
本設計選用次氯酸鈉為本項目的消毒方式。
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
詳細咨詢
聯系綠豐環保
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
1534373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