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創新,共創共享
純干貨,食品污水處理沉淀池設計數據,請收下
平流式沉淀池設計數據:
1.長寬比以3-5為宜;
2.長與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池底縱坡一般采用0.01-0.02,機械刮泥時不小于0.005;
4. 初次沉淀池**大水平流速為7mm/s,二次沉淀池為5mm/s;
5. 進出口處擋板位置
1)高出池內水面0.1-0.15m;
2)進出擋板淹沒深度一般為0.5-1.0m;
3)出口擋板淹沒深度一般為0.3-0.4m;
4)擋板距進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非機械刮泥時,緩沖層高度0.5m,機械刮泥時,緩沖層上緣宜高出刮泥板0.3m;
7.刮泥機行進速度一般為0.6-0.9m/min;
8.排泥管直徑為< 200mm;
9.入口整流墻的開孔總面積為過水斷面的6%-20%;
10.出水鋸齒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齒高的1/2處。
豎流式沉淀池設計數據:
1.池直徑或正方形邊長與有效水深的比值≤3,池直徑一般采用4-7m;
2.當池直徑或正方形邊長< 7m時,澄清水沿周邊流出。個別當直徑≥7m時,應設輻射式集水支渠;
3.中心管內流速≤30mm/s;
4.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1)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
2)反射板直徑及高度為中心管直徑的1.35倍;
3)反射板直徑為喇叭口直徑的1.3倍;
4)反射板表面對水平面的傾角為17°;
5)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間的縫隙高為0.25-0.5m,縫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6.浮渣擋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沒深度0.3-0.4m。
輻流式沉淀池設計數據:
1. 池直徑與有效水深之比6-12;
2. 坡向泥斗的底坡≥0.05;
3. 池徑≥16m;
4. 液面負荷≤2.5m3/(h·m3);
5. 沉淀時間1-1.5h;
6. 池徑< 20m,一般采用中心傳動的刮泥板。池徑> 20m,一般采用周邊傳動的刮泥機;
7. 刮泥機轉速為1-3r/h,刮泥機外緣線速度≤3m/min;
8. 非機械刮泥時,緩沖層高0.5m。機械刮泥時,緩沖層高上緣宜高出刮泥板0.3m;
9. 進水口周圍整流板的開孔面積為過水斷面積的6%-20%。
混凝后的沉淀池設計數據:
1. 面積負荷 20-80m3/(d·m2);
2. 停留時間 1-4h;
3. 池深 2-4.5m;
4. 池內流速 2.5-15mm/s;
5. 進水渠流速 0.15-0.6m/s;
6. 出水堰溢流負荷 1-7L/(s·m)。
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
詳細咨詢
聯系綠豐環保
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
15343739724